12/09/2010

Skyline (2010)

Two people stand below an alien space craft and a blue beam of light

12/04/2010

剑雨 (2010)

剑雨Reign of Assassins (2010)

Inception (2010)

A man in a suit with a gun in his right hand is flanked by five other individuals in the middle of a street which, behind them, is folded upwards. Leonardo DiCaprio's name and those of other cast members are shown above the words "YOUR MIND IS THE SCENE OF THE CRIME". The title of the film "INCEPTION", film credits, and theatrical and IMAX release dates are shown at the bottom.

Predator (2010)

10/30/2010

西游记:旅程的终点 - 中文配音



本文摘要部分...帖子的其余部分

世界末日——729新年抽疯大作

10/29/2010

Toy Story 3 (2010)

Many toys all close together, with Buzz Lighyear and Woody holding the top of number 3.

mac装win7的最佳激活

最近我的mbp装了win7,由于之前用的破解开机要等很久,一直想找个比较好的破解软件。
总算找到款开机不会光标闪很久的破解软件: DAZ.
可能很多朋友已经知道并用了,我想还是有很多朋友不知道,现在分享下。
切记不要装最新的daz loader 1.7.7,装了就启动不了了
旧版本的都可以,我用的是1.7.5的,链接大家就自己网上找找了。
如果碰到用了1.7.7启动不了的问题,也是有办法的,开机用win7安装盘,选择修复系统,命令行,输入"bootsect.exe /nt60 c:"

10/26/2010

Hacks to Make Firefox Faster than Google Chrome.

Hacks to Make Firefox Faster than Google Chrome: Google Chrome has now eclipsed Mozilla Firefox in the speed category. However, I still use Firefox as my main web browser because it is still better than Chrome in certain areas.

But just recently, I tried a few tweaks that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speed of Firefox making it a little bit snappier than the latest version of Google Chrome when loading webpages.

Here are some of the things that I did that helps make Firefox somewhat faster than Chrome:

1. Type about:config into the Firefox URL/address bar and hit ENTER. You will be warned that you might void your warranty if you change some advanced settings, but just go on and trust me :-)

2. Inside the Firefox configuration page, scroll down and look for the following entries:

network.http.pipelining
network.http.proxy.pipelining

Set their values to “true” by double-clicking each one of them.

3. Next up, find this entry:

network.http.pipelining.maxrequests

Double-click and set the value to 8.

4. Right-click anywhere inside the config page and select New --> Integer. Name it nglayout.initialpaint.delay and set the value to “0″.

5. Right-click anywhere inside the config page and select New --> Integer. Name it content.notify.interval and set the value to “500000″.

6. Right-click anywhere inside the config page and select New --> Boolean. Name it content.notify.ontimer and set the value to “true″.

7. Right-click anywhere inside the config page and select New --> Integer. Name it content.switch.threshold and set the value to “250000″.

8. Right-click anywhere inside the config page and select New --> Boolean. Name it content.interrupt.parsing and set the value to “false″.

That's about it. You should be able to notice the speed improvement immediately after applying the above tweaks.

Disabling Firefox addons that you don't use often, blocking flash content, and using a lightweight theme will also help speed up Firefox.

9/13/2010

VERYCD上暴强悍的电影评论贴

近日verycd上发布了一部名为《拳皇(the king of fighters)》的最新电影,该电影
改编自几乎所有男生都玩过的同名街机格斗游戏。对于这种改编的电影,我通常是没有勇气去
观看的,但是这个资源里暴强评论却吸引了我,这个只有短短10楼的评论贴被其他网友评论为

“又是一个评论比电影好看的资源”
“完全是因为神奇的评论,我收藏了。。。”
“电驴的网友都是神.”等等等等。。。。

………………………………………………分割线…………………………………………………

1楼(lv_99):有本事去改编俄罗斯方块!

2楼(spike11):谁跟你说没有的,你的愿望实现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U2NjM5OTY=.html




3楼(lightchen):这个还真有啊,nb

4楼(saintic):太假了,超级玛丽的应该没有吧

5楼(tsdandan):你要的在这里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4NTQxOTAw.html


6楼(wd3642025):我不信还有魂斗罗的电影!

7楼(tsdandan):别不信....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EyMjMzNDA=.html



8楼(ro123123):终结吧!!我都信!!!我信!!!

9楼(qqzlyr):我就不信有人敢改编〈吃豆子〉 ~!!!!!!!1

10楼(qqzlyr):楼上的那位神仙 你别回复了 ,我自己已经找到了 《吃豆子》真人电影版本了`这个世界真的是变成了 “没有做不到 只有想不到的” 时代了

我是内牛满面啊``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yNjQxNTYw.html

11楼:敢再来个《扫雷》吗?

12楼:你爽到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I2Mzc3Mg==.html

(话说这个扫雷也不是一般的雷。。。)

9/03/2010

如何禁用Dashboard

禁止Dashboard:键入或拷贝粘贴如下命令行到Terminal终端

defaults write com.apple.dashboard mcx-disabled -boolean YES

然后通过关闭Dock来关闭当前运行的Dashboard(不用担心, Dock会自动重新加载), 再Terminal中键入如下命令行

killall Dock

Dashboard会被完全关闭, 按F12键不会有任何反应.

若要再启用Dashboard,只需要在Terminal终端输入或粘贴拷贝如下命令行:

defaults write com.apple.dashboard mcx-disabled -boolean NO

同样, 还需要关闭并重新加载Dock以使Dashboard运行:

killall Dock.

8/31/2010

Salt (2010)

A woman's face with. The word 'SALT' is in the center, below it the question "Who is Salt?"

8/26/2010

Goodreader软件读txt乱码问题

解决办法,将txt在电脑端转成UTF-8,然后在goodreader里面设置

text encoding UTF-8

Font name :arialunicodeMS

这样一来,不乱码,排版好

6/22/2010

Hot Tub Time Machine (2010)

linux ls命令: 显示目录或文件名的内容

介绍:
ls 命令将每个由 Directory 参数指定的目录或者每个由 File 参数指定的名称写到标准输出,以及您所要求的和标志一起的其它信息。如果不指定 File 或 Directory 参数, ls 命令显示当前目录的内容。
缺省情况下,ls 命令按照文件名的字母顺序显示所有信息。整理顺序由环境变量 LANG 或 LC_COLLATE 环境变量确定。
当 ls 命令显示目录内容时,它不显示名称以.(点)开头的文件项,除非使用了 -a 或者 -A 标志。如果命令由 root 用户执行,它缺省使用 -A 标志。
语法:

ls [ -1 ] [ -A ] [ -C ] [ -F ] [-H | -L ] [ -N ] [ -R ] [ -a ] [ -b ] [ -c ] [ -d ] [ -e ] [ -f ] [ -g ] [ -i ] [ -l ] [ -m ] [ -n ] [ -o ] [ -q ] [ -r ] [ -s ] [ -t ] [ -u ] [ -x ] [ File ... ]

选项介绍:
-a: 列出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包括以 . 开头的隐含文件;
-b: 把文件名中不可输出的字符用反斜杠加字符编号(就象在C语言里一样)的形式列出;
-c: 输出文件的 i 节点的修改时间,并以此排序;
-d: 将目录象文件一样显示,而不是显示其下的文件;
-e: 输出时间的全部信息,而不是输出简略信息;
-f: 对输出的文件不排序;
-g: 无用;
-i: 输出文件的 i 节点的索引信息;
-k: 以 k 字节的形式表示文件的大小;
-l: 列出文件的详细信息;
-m: 横向输出文件名,并以”,”作分格符;
-n: 用数字的 UID,GID 代替名称;
-o: 显示文件的除组信息外的详细信息;
-q: 用?代替不可输出的字符;
-r: 对目录反向排序;
-s: 在每个文件名后输出该文件的大小;
-t: 以时间排序;
-u: 以文件上次被访问的时间排序;
-x: 按列输出,横向排序;
-A: 显示除 “.”和“..”外的所有文件;
-B: 不输出以 “~”结尾的备份文件;
-C: 按列输出,纵向排序;
-F: 在每个文件名后附上一个字符以说明该文件的类型,“*”表示可执行的普通文件;“/”表示目录;“@”表示符号链接;“|”表示FIFOs;“=”表示套接字(sockets);
-G: 输出文件的组的信息;
-L: 列出链接文件名而不是链接到的文件;
-N: 不限制文件长度;
-Q: 把输出的文件名用双引号括起来;
-R: 列出所有子目录下的文件;
-S: 以文件大小排序;
-X: 以文件的扩展名(最后一个 . 后的字符)排序;
-1: 一行只输出一个文件;
–color=no: 不显示彩色文件名;
–help: 在标准输出上显示帮助信息;
–version: 在标准输出上输出版本信息并退出;

6/14/2010

简单方法看Mac OS X是否开启64位模式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 只要在雪豹启动的时候摁住"6"和"4", 就能以64位模式加载.
加载以后, 你可以通过 关于本机->更多信息->软件查看是否成功加载了64位模式.

至于你的Mac是否支持64位的内核, 主要看你的Mac是否有64-bit EFI, 请打开终端窗口, 输入:

ioreg -l -p IODeviceTree | grep firmware-abi

终端会返回“EFI32″ or “EFI64.”

当然, 如果你觉得每次开机都要按住"6"和"4"很麻烦, 那还有个一劳永逸的方法:

打开 /Library/Preferences/SystemConfiguration/com.apple.Boot.plist


Kernel Flags


替换成

Kernel Flags
arch=x86_64


一切就OK了.

6/07/2010

Calculated and estimated national average IQ -- Wiki


That explains something...

6/01/2010

Mac在线看qqlive, 搞定safari (zt)

再次更新:
1。 有朋友问如何全屏。这个用safari没办法,但是有你可以用quicktime办到。
前提是你要找到那个视屏的真实url,然后复制黏贴到 quicktime里的open url。
那么如何找到真实的url呢,你得在safari里右键选择 inspect element,然后搜索 source 标签,跟video 标签在一起。
应该就能找到对应得url呢,此法试过可行。

2。有朋友问如何消除掉develop
方法是用同样的命令:defaults write com.apple.Safari IncludeDebugMenu 1
但是要将最后的1 改成 0,即:
defaults write com.apple.Safari IncludeDebugMenu 0


-----------------------------------------------------

qqlive 现在可以用ipad看了。
那要怎样才能在mac上也享受到此服务呢。

原理很简单,就是让qqlive服务器把mac safari 当作ipad safari

第一步:
关闭safari
打开terminal,输入以下命令:
defaults write com.apple.Safari IncludeDebugMenu 1

第二步:
打开safari
你会发现safari菜单栏里多了一项 Develop
下拉菜单你会看见 User Agent
在 User Agent 里你会看见 other
在other里黏贴以下代码:

Mozilla/5.0 (iPad; U; CPU OS 3_2 like Mac OS X; en-us) AppleWebKit/531.21.10 (KHTML, like Gecko) Version/4.0.4 Mobile/7B334b Safari/531.21.10


第三步:
打开qqlive网页,找到你想看的视频。
然后选择Develop -> User Agent -> Other
网页会重载,然后你就可以看视频了。

呵呵,也许以后就不用载开虚拟机,用ppstrem看东西了

或许从windows的终极解放就要到了!!!!!!!


更新:
以下方法教你如何永久的将 mobile safari ipad 3.2 永久的加到 User Agent 菜单里。
注: 在other 里添加后,下次再开会消失。

1. 找到/Applications/Safari.app/Contents/Resources 下的 UserAgents.plist 文件
2. 复制到桌面,打开进行修改。
3 用复制黏贴的方式创建一个新项目。
4 在那个新项目改成如下内容:
name = "Mobile Safari", version= "3.2", platform= "iPad"
user agent:
Mozilla/5.0 (iPad; U; CPU OS 3_2 like Mac OS X; en-us) AppleWebKit/531.21.10 (KHTML, like Gecko) Version/4.0.4 Mobile/7B334b Safari/531.21.10
5 保存改好的文件,覆盖原来那个文件 (需要授权),然后重启safari即可

5/27/2010

MAC使用技巧之苹果电脑新手最容易犯的20个错误

送给准备使用苹果的朋友,苹果电脑新手最容易犯的20个错误。看看当初你犯了没有。或者今后买苹果后可以少走些弯路


* 将应用软体的视窗关上,就以为已关闭(离开)该应用软体。正解:应该从选单中选择「结束」指令。
* 下载一个应用软体后,就在其装载至桌面的磁碟影像档视窗上开启并执行使用之。正解:应该先将该应用软体磁碟影像档装载至桌面上,然后将其中的应用程式拖至应用程式档案夹中。
* 新增一大堆未命名档案夹。正解:应该一一命名之。
* 将某网站的网址输入至 Safari 的 Google 搜寻栏位内,以前往该网站。正解:应该将网址输入至网址栏位中,而不是搜寻栏位中。
* 将「桌布」与「萤幕保护程式」混淆。正解:两者是不同的东西。
* 在视窗标题栏上连按两次以为会将视窗最大化,反而将之缩小至 Dock 。
* 并不了解视窗内容中「直栏」显示方式的用处,而只一味地使用「图像」显示方式。
* 从不使用任何的键盘快捷键。
* 认为改用 Mac 以后就从此没有任何电脑方面的问题了。
* 选取桌面上的图像后按下 Enter 就以为去开启它。正解:其实是进入重新命名状态。
* 尝试在一个视窗的上方寻找选单列所在,而非萤幕画面上方。
* 尝试拉动视窗边缘以改变该视窗大小。正解:应该去拉动与拖移一个视窗右下角的「大小控制格」。
* 使用快捷键组合时,习惯按下 CTRL 键,而非 CMD 键。
* 以为很容易地就能将卡在光碟机内的光碟片取出。
* 当要使用一个应用软体时,就去开启该软体的安装程式并进行安装,只因误认执行该安装程式就等于执行该应用软体。
* 找不到「网际网路」在哪儿,只因为便寻不著印象中微软 IE 的「e 」字样图像。
* 一再尝试按下有著苹果标记的 CMD 键以为可以拉下「苹果」选单,只因为微软视窗系统中可以凭借著按下「视窗」键以拉出「开始」选单。
* 误认为按下视窗左上角的「绿色加号」亦即视窗缩放钮,就可以将视窗以全萤幕大小方式开启。因为 Mac OS X 的概念是将视窗拉至「能够显示所有视窗内容的宽度与高度」为最大化,而非如微软视窗系统中将视窗开至全萤幕画面大小为最大化。
* 寻找一个应用软体的移除程式,以解除安装该应用软体。正解:只要将该应用软体拖至垃圾桶内即可解除安装。
* 将开启的视窗缩到最小亦即缩至 dock ,而不会使用「隐藏」功能。
* 从 dock 开启应用程式时,都连按两下。正解:只需点选一次即可。
* 无意中点选并拖移一个 dock 上的应用软体图像,导致其从 dock 上移除。
* 老将档案储存于桌面或是硬碟中的固定某处,而非使用者的 Home 档案夹内。
* 由于无法辨认诸如「滚动海滩球」、「跑马进度吧」等「正在进行中」的情况显示,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打开某个应用软体或文件。
* 不明了 dock 的用途是用来开启或转跳至某个应用软体。
* 由于习惯于微软视窗系统中一次只能看到一个视窗的「全萤幕」模式,所以在多个同时开启的视窗情况下工作时会有所混淆与感到困惑。
* 对苹果键盘上的两个 Delete 键(一个是倒退删除键,一个是前进删除键)感到困惑。因为一般 PC 上的倒退删除键通常都是标以「Back Space」而非「Delete」。
* 编辑文件时,因惯用微软视窗系统的关系,误以为键盘上的 HOME 与 END 键是分别跳至游标目前所在行的头与尾。正解:事实上是跳至该文件的开头与结束处?;要跳至游标目前所在行的头与尾时,请按下 CMD 键与 ←→ 。
* 因惯用微软视窗系统的关系,将一个档案夹拷贝至硬碟某处,若有相同名称的档案夹存在时,误以为两个同名档案夹中的内容会合并。正解:Mac OS X 的做法是以后来的档案夹取代先前的那个,亦即先前档案夹与其所包含的内容将全部被删除。
* 以「较为复杂」的方法使用 Mac OS X 。例如,进入「系统偏好设定」中的「网路」中去启动 AirPort 无线网路,而不会从选单列上的 AirPort 选单下直接选取以启动之。

5/26/2010

Make Your Macbook Pro Hibernate

I don’t like to waste battery life, especially when traveling. I love the Hibernate feature in Windows, and have all of my laptops set to hibernate when the lid is closed. The few extra seconds it takes to wake up is worth the saved battery life in my eyes. For those that don’t know here are the different states of the Macbook Pro:

* On – Computer is awake, screen is on, battery is being consumed based on your power settings
* Off – Computer is using no power from the battery
* Sleep – Computer has turned off the screen and has suspended the operating system to RAM (volatile memory).
* Hibernation – Computer has turned off most hardware and has suspended the operating system to the harddrive

Usually when you close the lid of your MBP, it will be put to sleep, and wake up quite quickly when you open the lid again. While it’s sleeping it’s still consuming battery power, albeit a small amount compared to normal usage. When the battery reaches a certain low level, the MBP will automatically switch to hibernation mode and basically shut off so you don’t lose any of your work. Sleep is great for when you’re actively using your computer, but when you want to stretch out battery life for as long as possible, you want to hibernate. Also to note is that it appears that the newer Macbook Pros also write information to the harddrive when sleeping so that when the battery drops to dangerous levels it can jump instantly into hibernation. Apple calls this “Safe Sleep”. (More info on all the technical stuff here)

A few examples of why you would want to hibernate with your laptop:

* You’re about to head to the airport on an international flight and you want to use your machine during the flight but still leave enough juice to be able to pull up a map/email/info when you get to your destination.
* You toss your laptop in a bag and may or may not use it on a weekend trip but don’t want to worry about charging it.
* You want to conserve every little bit of power you can.

And when you would want to stick with sleep:

* Your laptop isn’t running off battery power
* You will be opening and closing your lid quite often
* You’re running around but actively using your laptop (conferences, meetings, etc.)

Basically you sacrifice the speed of restoring your machine to gain a little bit of battery power or vice versa. Personally I like to get every last bit of electricity that I can.

After some searching I came across a post that explained how to basically force your MBP into hibernation when the lid is closed. It requires a quick bit of work in terminal, but is painfully simple.

In Terminal/iTerm/etc run the following command to determine your current sleep mode:
pmset -g | grep hibernate

This should return one of the following:

* 0 – Legacy sleep mode. It will save everything to RAM upon sleeping but does not support “Safe Sleep”. Very fast sleep.
* 1 – Legacy “Safe Sleep”. This is the “Safe Sleep”. Everything your laptop goes into sleep, it will save everything to harddisk. Slow on Sleep and Startup.
* 3 – Default. As described above, when sleeping, contents are saved to RAM. When battery runs out, hibernate occurs.
* 5 – Behaves as 1 but applicable only for modern Mac that uses “Secure virtual memory”.
* 7 – Behaves as 3 but applicable only for modern Mac that uses “Secure virtual memory”.

Now edit and save your /Users/username/.bash_profile file with the following lines:

alias hibernateon="sudo pmset -a hibernatemode 5"
alias hibernateoff="sudo pmset -a hibernatemode 0"

hibernateon and hibernateoff can be any text you want, you just need to remember what you used

Execute the following:

source .bash_profile

Now you have a handy little command that will let you enable and disable instant hibernation on a whim. Whenever you want your machine to hibernate when you close the lid, just drop to a terminal window and type “hibernateon”. When you’d prefer your laptop to just sleep, type “hibernateoff”.

在Mac上安装matlab, 激活阶段出现错误

Subject:

Why do I get an unexpected exception when activating MATLAB 7.8 (R2009a) or earlier on a Mac OS X machine?

Problem Description:

When I attempt to activate MATLAB on Mac OS X, I get the error:
There was an unexpected exception:
null
See the log file (/tmp/aws.log) for more details.
The log file has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MATHWORKS ACTIVATION IS STARTING UP.
java.lang.UnsatisfiedLinkError: Cant load library: /Applications/MATLAB_R2008b.app/bin/maci64/libinstutil.jnilib
com.mathworks.instutil.NativeUtility.(NativeUtility.java:36)
com.mathworks.instutil.MachineInfo.(MachineInfo.java:40)
com.mathworks.activationclient.model.ActivationModelImpl.loadNativeLib(ActivationModelImpl.java:216)
com.mathworks.activationclient.model.ActivationModelImpl.getMachineInfo(ActivationModelImpl.java:189)
com.mathworks.activationclient.view.ApplicationViewImpl.getMachineInfo(ApplicationViewImpl.java:200)
com.mathworks.activationclient.view.ApplicationViewImpl.showGUI(ApplicationViewImpl.java:79)
com.mathworks.activationclient.controller.ApplicationControllerImpl.start(ApplicationControllerImpl.java:99)
com.mathworks.activationclient.ActivationApplication.main(ActivationApplication.java:31)
null
com.mathworks.activationclient.view.ApplicationViewImpl.showGUI(ApplicationViewImpl.java:79)
com.mathworks.activationclient.controller.ApplicationControllerImpl.start(ApplicationControllerImpl.java:99)
com.mathworks.activationclient.ActivationApplication.main(ActivationApplication.java:31)
How can I activate MATLAB on Mac OS X?

Solution:

This issue is due to a change in the default Java version from when MATLAB R2009a was released. The activation may attempt to call 64 bit libraries, whereas MATLAB is a 32 bit application under Mac OS X. As a workaround, you can temporarily change your system’s default java for applications to use the 32-bit JVM. Once you have activated, you can change it back to Java 6 (64-bit) or J2SE 5 (64-bit).

To do this, open the Java Preferences application from /Applications/Utilities/Java/Java Preferences (10.5) or /Applications/Utilities/Java Preferences (10.6).

In the section marked “Java Applications”, drag the 32-bit item to the top of the list. Then close this application and restart the activation client by double clicking on the MATLAB application in your Applications directory.

如何在Mac上使用VMware Fusion安装Windows7(转贴)

导言

Mac 总是能让使用者有着轻松且愉快的电脑体验。不论是在工作上或是生活里,它所带来那无与伦比的效率、贴心与优雅,深深地触动着每一位使用者的心。只是,很难免地,在某些特别的情况之下,还是会有需要使用到 Windows 的时候。

若是想要有着绝对完整的 Windows 使用条件,相信 Boot Camp 是目前唯一的选择。要是着重于便利性及灵活性,那就得朝着虚拟机的方向着手啦。而目前 Mac上最著名的虚拟机软件,莫过于 VMware Fusion 及 Parallels Desktop 了。

随着两大虚拟机软件不断地改进与更新,其功能上的差别越来越小。对于 Windows 的支援性及使用者的体验,也越来越接近 Boot Camp,却仍不失去其强大的便利性。至于孰优孰劣,相信每个人都会有着不同的感受。故此,这里并不做比较,而是带领着你如何轻易地使用它们。

要知道的是,这么强大的软件并不是免费的。但很开心的是我们能够有着30天的试用期。我们能够在这30天内完整地使用它们所有的功能,足够让我们知道哪一套虚拟机才是最适合我们的 Mac 及我们的个人使用习惯。

首先介绍本篇教学的使用环境:

·Mac OS X 10.5.7

·MacBook, 2 GHz Intel Core Duo

·VMware Fusion 2.0.4

·Windows 7 Release Candidate 7100_x86

安装 VMware Fusion

取得 VMware Fusion

直接到 Vmware 的官网 下载最新的 VMware Fusion 回来试用。

必须先有 Vmware 的帐号才能下载,请注册一个吧,是免费的。记得要填写正确的 e-mail 位址,因为得通过认证信才能取得试用的序号。

继续填写简单的个人资料。并浏览过 VMware Fusion 的基本条款,勾选同意后,就可以开始下载 VMware Fusion 了。

在 Binaries 处,可以看到 VMware Fusion 的版本资讯。点 Binary(.dmg) 就可以开始下载了。基本上从官网下载是非常安全的,但若还是会担心档案被串改或是下载不完全的话,这里也提供了 md5 码可以验证。

在下载的同时,打开 Mail 去收个信吧。点 Activate Evaluation Now,就能连结到官网取得试用序号啰。信中也附带了其它不错的连结,像是教学影片、 VMware Fusion论坛等等。

信中的有个可以下载 ubuntu 的连结就请忽略它吧。那是一个已经安装完 ubuntu 后的 .vmwarevm 档。下载回来虽然可以省却安装 ubuntu 的功夫并直接就可以体验 VMware Fusion,但档案本身相当的巨大,且版本稍旧。既然 ubuntu 是开源的,那我们直接下载最新的 ubuntu 来安装就可以啦,反正安装一点也不困难呀。

安装 VMware Fusion




打开刚下载回来的 .dmg 档,会发现是亲切的中文介面(简体),就连入门指南也是全中文的,happy ~

点 “安装 VMware Fusion ” 顺着安装就行啦。

安装过程有一步是输入序号,就在此输入我们刚刚获得的序号吧。


安装 Windows

安装方式介绍

在开始安装 Windows 之前,我们必须先知道 VMware Fusion 所提供的安装方式,并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方案而使用之。

VMware Fusion 提供的 Windows 安装方式相当的强大且全面,分别有:


  • 直接抓取 Boot Camp 里的 Windows

  • 使用光碟安装(实体光碟或映像档)

  • 导入安装

  • 搬移其它实体 PC 里的 Windows

  • 下载虚拟系统套装

酷~在接下来的教学里,我们将会一一地学习到所有的安装方式。

开始使用 VMware Fusion




没意外的话,我们刚刚安装完成的 VMware Fusion 应该可以在应用程序档案夹里找到。咱们打开它。若是使用试用的序号,在开启 VMware Fusion 时,会出现一个评估的视窗。视窗的右上角会出现还会出现可以试用的时间(怪啦,怎么那么好,多送两天)。



直接抓取 Boot Camp 里的 Windows

设定 Boot Camp 分区

要是 Mac 里本身就有使用 Boot Camp 安装 Windows 的话,那在开启 VMware Fusion 时,就会在虚拟机资源库的视窗里发现 Boot Camp 分区这个项目。别急着开机,先点选 “设置” 以设定我们欲分配给虚拟机的资源。

嗯… 如图所说,这真的需要点时间。但这只是一次性的,并非每次使用 Boot Camp 分区时都会如此。


所有的设定全都集中在这个设置视窗里。基本上预设的设定已经算是非常的棒了,但我们仍可依照自己的需求跟电脑的配备做些更动。这里就介绍几个比较重要的设定项目。




共享的部分。由于 VMware Fusion 能够轻易地以拖、拉的方式分享档案,所以这部份就显得不是那么的重要了。有过安装 VirtualBox 的经验就知道,因为 VirtualBox 不支援拖、拉的方式分享档案,所以档案夹共享的设定是必要的,但设定上却不是那么的容易。关于这点, VMware Fusion 就做的很好,只要勾选 “共享Mac 的文件夹” 并加入欲分享的档案夹,将来 Windows安装好,此共享的档案夹就会自动的出现在 Windows 里了,省去相当多繁琐的设定。




处理器和 RAM 的部分。RAM 当然就是依照自己 Mac 本身的配备给予适当的分配。至于处理器的部份,就有点难搞了。能够使用多个处理器是 VMware Fusion 的一大卖点。和 RAM 不同的是,虚拟机的处理器并非是跟 Mac 做对等分配的。简单的说,当我们将 2G 的 RAM 分配一半给虚拟机,那在使用虚拟机的这段时间,我们的 Mac 就只能使用剩下的 1G,一直到关闭虚拟机,这一半的 RAM 才会被还给 Mac 使用;而处理器则不同,就算我们将两个处理器分配一个给虚拟机,我们的 Mac 仍保有双处理器的使用能力,因为虚拟器所份配到的处理器是虚拟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 VMwareFusion 可以分配复数处理器的原因了。

或许你会想:“那就不用考虑那么多啦,一律分配给虚拟机两个处理器不就好了。”

是的,这样的分配,在虚拟机的运作上的确会较为顺畅,尤其在需要做大量运算时候,更会有明显的差别。只是在此同时,Mac 本身的效能虽然不至于被拖累,但是机器的温度将会居高不下,且一些奇怪的问题也都会在这时候跑出来。也因此,在 VMware Fusion 的论坛里,会发现许多的 VMware Fusion 工程师都建议只分配一个处理器。

再说我们使用 VMware Fusion,就是为了补足那些 Mac 不能做的事(例如使用网路 ATM),其重点在于 VMware Fusion 的便利性,相信一个处理器就绰绰有余了。若是要使用到庞大的 3D 绘图或复杂的 3D 游戏,那我想就算现在的 VMware Fusion 已经能够支援到 DirectX 9 了,依旧是使用 Boot Camp 会来的顺畅些吧。




显示器的部份。不知跟我的 Mac 没有独立显示卡有没有关系,开启 3D加速会拖累整个虚拟机的运行,还不如关闭时来的顺畅了多。而且这个视窗也出现警语了,所以这部份我是没有勾选的,但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就自行测试吧。




网路的部份。有三种不同的方式可以做选择:


  • NAT 模式: 让虚拟机借用 Mac 的网路做连接,也就是 Mac 可以上网,虚拟机就可以上网。

  • 桥接模式: 让虚拟机拥有自己的独立 IP 以连接网路。

  • 仅宿主机模式: 即 Mac 与虚拟机之间的区域网路,此时虚拟机并没有连接外部网路的能力。

NAT 是最为方便的模式,若是没有其他特殊的需求,就用预设的 NAT模式吧。


启动 Boot Camp partition

基本设定都完成了,现在就来正式的启动 Boot Camp partition 吧。点 Boot Camp partition 右边的小三角形就可以启动了。第一次开启 BootCamp partition 会花费较长的时间,且等到好不容易开机后, VMwareFusion 会自动的安装 VMware Tools,然后又重开机…

开机后,会出现询问是否要安装可以免费使用一年的防毒软件的对话框。由于在 Boot Camp partition 的模式下是无法使用“拍摄快照”这个功能来做还原的,所以装不装,真的就看个人了。


安装 VMware Tools

上面说开机后会自动安装 VMware Tools,那究竟 VMware Tools 为我们的虚拟机带来了哪些功能呢?在 VMware Fusion 的辅助说明里有详尽的说明, 大致上就是:


  • 通过 VMware Tools SVGA 驱动程序,获得更快的图形处理性能

  • 使用共享档案夹

  • 以拖、拉分方式分享档案

  • 使用 Unity 模式

  • 虚拟机的时间与 Mac 的时间同步

  • 自动抓取、释放滑鼠游标

  • 在虚拟机与 Mac 之间进行拷贝和贴上

  • 滑鼠游标的性能得到增强

嗯,都是些非常实用且强大的功能。但上述的功能并非所有的虚拟机都可以完全的支持喔,随时注意 VMware Tools 的升级就是了。

安装至此,我们已经可以完整的使用这个从 Boot Camp 磁区所抓取的 Windows 虚拟机啦。因为并不是新增一个磁碟空间来放置这个虚拟机,而是完全的使用 Boot Camp 磁区,所以并不会另外占用大量磁碟空间,算是非常实惠的方式。不过无法使用拍摄快照的方式来做还原,算是比较可惜的地方。

使用光碟安装

取得 Windows 7

Microsoft 大方的开放 Windows 7 Release Candidate 给大家 下载 ,也提供了免费的序号,可以免费的使用到2010年的六月。只要有 Windows Live ID 或是 Hotmail 帐号就可以自由下载。下载回来是个足足有2.36GB的巨大 iso 档。VMware Fusion 同时提供了使用实体光碟安装跟映像档安装的方式,我们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选则一个最佳的安装方式。其中以映像档安装会比实体光碟安装要来的快速、便捷,所以我个人偏好以映像档的方式来做安装。

新增虚拟机

点选虚拟机资源库视窗的左下角的“新建”。

点选 “不要用光盘继续”。

若是以实体光碟安奘,就点选 “使用操作系统安装光盘”;若是使用映像档安装,就点选 “使用操作系统安装光盘映像文件”,并找出 Windows 7 的 iso 档的存放位置。

由于目前的 VMware Fusion 版本尚未正式支援 Wndows 7,所以操作系统的版本我们就选择跟 Windows 7 有着相同核心的 Windows Vista。

Windows 快捷安装是 VMware Fusion 一个很棒的功能。若有勾选 “使用快捷安装”,在安装 Windows 7 时,一开始的时区、语言、键盘等琐碎的设定都会跳过,序号也是在这就输入好了。所以当我们按下安装键并安装完后,下一个动作就是开始使用 Windows 7 了,很是方便。

VMware Fusion 的档案夹共享设定也很方便,只要点选需要的方式,就能在虚拟机看到此共享档案夹了(这些设定是可以随时做更改的)。


点选 “自定设置”。更名为 Windows 7 或是任意一个自己喜欢的名称。至于储存的位置,预设为文件档案夹里的虚拟机档案夹,当然也是可以自由的选择任意位置,甚至外接的装置也是可行的。只是选择安装在外接装置,安装上会较费时,且容易有非预期的意外发生。所以若是想将 Windows 安装在外接装置,建议先直接安装在 Mac 上,待安装完毕后,再搬移过去。




设定虚拟机


新增完虚拟机后,会自动跳出设置视窗。设定方式就跟上面 Boot Camp partition 的设定方法相同,这里再特别的在一些细节部分做补充。


首先是介绍共享的部份:


档案夹分享:



  • 共享 Mac 的文件夹:虚拟机里的共享档案夹会指向 Mac 的家目录。预设为只有读取的权限,在安全的考量下,建议不要更改此权限。也可自行增减欲分享的档案夹。

  • 镜像文件夹:虚拟机里的共享档案夹会分别指向 Mac 的桌面、文件、音乐及图片的档案夹,两地的档案夹是同步的。虚拟机拥有读与写的权限。注意若是在虚拟机中的共享档案夹里删除档案,那档案将会被直接的删除,不会出现在垃圾桶里。



档案夹共享是便利的,但在 VMware Fusion 辅助说明里有特别提到,请注意每次不要从多个应用程序中打开共享档案夹中的档案。例如,不要在使用 Mac 上的应用程序打开某个档案时,同时再使用虚拟机中的另一个应用程序打开同一档案。如果其中一个应用程序写入到该档案,可能会损坏数据。



共享应用程序:



  • 允许 Mac 开虚拟机的应用程序:能够直接在 Mac 中以 Windows 7的应用程序打开档案。点滑鼠的右键,就能在 “打开档案的应用程序”里找到可以利用的Windows 7 应用程序。 下图就是以文字档为例子。若是虚拟机当时是在关闭的状态,VMwareFusion 将会自行启动以开启该程序。

  • 允许虚拟机打开 Mac 的应用程序:跟上例刚好相反,能够在Windows 7 中以 Mac 的应用程序打开档案(个人觉得没什么用处…)。




接着介绍硬盘的部份:



  • 预先分配磁盘空间: VMware Fusion 预设是以动态扩张的方式做储存,简单的说就是用多少就给多少,会随着我们的需求慢慢的增加容量。但可不是无限增加的,此容量不能超过磁盘大小的设定值。好处是可以有效的使用我们的硬盘空间而不浪费。而 “预先分配磁盘空间” 这个选项就是以固定的硬盘大小做储存。就如磁碟分割一般,设定磁盘大小后,就会另外割出一块磁碟并分配给虚拟机。这个磁碟空间只有虚拟机可以使用,看似不太划算,但在牺牲了硬盘大小后,取而代之的是虚拟机运算速度的提升。各有优劣,就依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当建立方式吧。

  • 分割为多个 2G 文件:这是个特别的设定。使用 VMware Fusion 所安装的虚拟机系统是以 .vmdk 为副档名的映像档所构成,而整个虚拟机被包装成一个以 .vmwarevm 为副档名的档案。任何安装完成的虚拟机都具有可携带的特性(像是之前提到的 VMware Fusion 所提供免费下载的 ubuntu 就是个巨大的 .vmwaevm 档)。藉由这个特性,我们就能在任何安装了VMware Fusion 的电脑(跨平台)上使用我们自己的虚拟机系统而不需要再做安装的动作,相当方便;另一点,虚拟机系统的备份也因此而变得容易许多。由于 Windows 7 安装完后会有 6G 的肥大身躯,考虑到特定的电脑格式(如 FAT32 或 UFS)及储存媒介的容量,这个 “分割为多个 2G 文件” 的选项就显现出它的重要性了。从下图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有分割跟没分割的差别。 VMwareFusion 预设是有帮我们勾选个项目,但没有分割对虚拟机的运算是较为有利的。




开始安装 Windows 7


繁杂的设定都结束了,安装就显得超简单,在虚拟机资源库的视窗里,点 Windows 7 项目右边的小三角形就行啦。也太容易了吧!



因为之前在新增虚拟机时,我们有勾选 “使用快捷安装”,所以一些烦人的设定通通都跳过,直接进入安装程序。酷~



花不到二十分钟就安装完成,好快。相同地,VMware Fusion 会在第一次启动 Windows 7 时,自动的帮我们安装 VMware Tools。



同样,VMware Fusion 会问我们要不要免费的使用一年份的防毒软件。因为我们将能够使用拍摄快照的方式来还原虚拟机系统,而且快照的档案都相当的小,仅有数十 KB,所以我们又何必使用防毒软件来拖累系统呢?所以建议不用装。



呼~都完成啦,可以开心的使用 Windows 7 啰。安装完 VMware Tools后,会发现不需要再做其它的设定,共享的档案夹就会以捷径的方式出现在桌面。 happy ~




中文化


因为 Microsoft 所提供下载的 Windows 7 RC 并不包含中文语系,所以我们得自行中文化。而最方便的中文化方法就是直接下载官方的语系更新。


点开始,进入控制台(Control Panel),在 Control Panel \ System andSecurity \ Windows Update 处,选择 Check for updates。第一次执行更新前要先做更新设定。



酷~马上就把正体中文的语言包下载回来吧。还真不小,有105MB耶,但是简体中文的档案更是大了30%,嗯?是差在哪?



下载完后,会自动安装,但我们仍须手动变更语系。进入控制台, 点选 Change display language,将语言改成中文。登出后,就会得到亲切的中文介面啦!




拍摄快照


我想虚拟软件最必要的功能,就是拍摄快照了。只是真的忍不住要抱怨,刚看到虚拟机视窗工具列上的 “快照” 跟 “回滚”,谁知道这是啥功能阿。当初以为快照就是萤幕撷取,一点都不觉得有哪里了不起呀,之后才知道误会大了。原来快照是超级好用的还原功能呀!快照(snapshot)的概念就是还原点的建立,而回滚(rollback)当然就是回复还原点啦。




快照的使用方式很简单,就是在任何想建立还原时间点上,按一下工具列上的“拍摄快照”钮,并给这个快照一个好记的名称及注释就可以了。






回复还原点的方法也很简单, 按一下工具列上的“回滚”钮,选择想要回复的快照档案,然后点一下“恢复快照”就可以了。对于不必要的快照,也可以选择删除快照。


另外有个拍摄快照的小技巧。虽然麻烦了点,但其实将虚拟机关机后,再拍摄快照也是可行的。由下图可发现,在同一个还原条件上所拍摄的快照,开机跟关机的快照档案大小,居然有 1.1G 跟 28.9KB 的巨大差别!!



VMware Fusion 的快照具有多重性,所以理论上我们可以拍摄无数的快照,并随意的回到任一还原点。要特别注意的是,很多人会以为快照就是在做备份的工作,其实并不是!事实上快照仅仅只是记录了系统运作时的分歧点罢了!这也就是为何可以在关机时使用快照及快照档可以那么小的原因了。


既然快照并不是备份,那快照真正的功用是什么呢?简单的来说就是 “快速的测试”。举个例子,当我们得到一只程序,我们在运行它之前,并不晓得这只程序是否会跟系统造成冲突甚至会担心它会不会是个病毒。此时我们就可以在运行程序之前先拍摄快照,待运行程序后,若真的造成系统的崩溃或发现它根本就是个病毒,我们就可以回滚到之前的还原点,让一切都未发生。但不管我们回复到多早之前的时间点,这只程序仍旧是实际存在于我们的虚拟机里的,必须以手动的方式删除之。


在 VMware Fusion 的官网上对快照有 详细的说明 ,有兴趣也可以去看看 快照的运作模式




导入安装


概述


导入是个较为特别的安装方式。如果在我们的 Mac 里,有使用其他的虚拟机软件,如 Parallels Desktop 或 Microsoft Virtual PC,若是想要转换使用 VMware Fusion 却又不想再做重新安装的动作,那就可以选择使用导入的方式来完成。


只是导入是个复杂的工作,相对的限制就多了些。目前可以导入可的虚拟机软件仅有 Parallels Desktop 2.5 和 3.0 以及 Microsoft Virtual PC 版本7。对于 Parallels Desktop 4 以及 VirtualBox 尚未有支援,被导入的操作系统也只限于 Microsoft Windows Vista、server 2003、XP SP2 跟 2000 SP4。而且导入所花费的时间会比重新安装操作系统的时间要来的长的多,所以暂时实用性还不大。因此这里并不做针对其他虚拟机软件的导入教学,若是真的想知道用法的话, VMware Fusion 官网上提供了相当清晰且完整的 视频教学



导入 Boot Camp 分区


可能还有另一情况会让我们使用到导入功能。那就是导入 Boot Camp 分区里的 Windows。或许你会觉得很奇怪,既然 VMware Fusion 可以轻松地抓取到 Boot Camp 分区里的 Windows,那又何必再导入它呢?是的,这看起来的确是多此一举。但随着 VMware Fusion 不断的更新进步,我们会发现 VMware Fusion 愈来愈有取代 Boot Camp 的条件,也许哪天我们不再需要使用到 Boot Camp,但又不想放弃 Boot Camp 操作系统里的个人设定,那导入就会是最佳的选择了。我们可以轻易地导入 Boot Camp 内容并删除 Boot Camp 磁区,而不会改变任何的设定。


点选虚拟机资源库视窗里的 “导入”。



点选工具列上的 “磁盘选项”,依照自己的需求做设定。这里要注意的是,就算我们不点选 “立即分配所有的磁盘空间”,导入的档案大小仍旧是当初分割给 Boot Camp 的磁区大小,而非我们已经使用的空间大小。




点选工具列上的 “导入”。取定虚拟机的名称并选择存放的位置。



VMware Fusion 就会开始做导入的动作啦,需要花点时间。



导入完成后,点选 “自定” 钮,为虚拟机做基本的设定。



设定完成后,按虚拟机视窗工具列上的 “启动” 或是视窗里的大三角形就可以开始使用这个新增的虚拟机了。同样的,第一次开启虚拟机时,VMware Fusion 会自动的安装 Vmware Tools。




搬移其它实体 PC 里的 Windows


安装转换程序


这应该算是所有 VMware Fusion 安装虚拟机中,最为特别的一种方式了吧。可以把一台实体 PC 里的 Windows 完整的迁移到 Mac 的 VMware Fusion 虚拟机里。以下转换的过程都得在 PC 中完成。首先到 VMware Fusion 官网 下载 VMware Converter 这个转换程序,并安装之。




开始转换系统


打开 VMware Converter,点选 “Continue in Starter Mode”。



点选 VMware Converter 视窗工具列上的 “Convert Machine”。



下一步



步骤一,选择转换的来源。



转换来源的类型,选择 “Physical Computer”。



点选 “This local machine”。



为了节省转换的时间空间,可以只选择系统磁碟槽做转换。



步骤二,选择转换目标。



目标类型,选择 “Other Virtual Machine”。



替转换出来的虚拟机取个名字,并选择存放的位置,相信外接装置是较佳的选择。转换成的虚拟机类型请勿更动。



选择 “Allow virtual disk files to expand”(动态扩张方式)。



设定虚拟机的网路模式。预设为 NAT ,不需要更改。



不知道为何,但官网的视频教学特别强调 “不要” 在此勾选 Install VMware Tools。



检视一下设定是否正确,按下 “完成” 钮就会开始做转换了。



现在就慢慢的等它转换完吧。




开始转换系统


将转换完成的档案移到 Mac 里(也是可以放在外接的装置做安装)。打开档案夹,删除唯一以 .vmx 为副档名的档案。



开启 VMware Fusion, 点选虚拟机资源库视窗的左下角的 “新建”。



点选 “不要用光盘继续”。



安装媒体选择 “使用现有的虚拟磁盘”。



选择转换虚拟机档案夹里,档名最短的那个档案。(噗~真是个不专业的说法,不过教学视频也是这样说的)



此时会跳出一个视窗,请点选 “转换” 钮。



选择此转换虚拟机的正确版本。



点选 “自定设置”。取定虚拟机的名称,并选择存放的位置。




安装转换的虚拟机


点选虚拟机资源库视窗里,我们刚刚新增虚拟机的项目右边的小三角形。因为是由完整的操作系统转换而来的,所以不需要再做安装,会直接进入 Windows。



此时会跳出一个视窗(不是很懂它的意思…),按 “好”。



必须手动安装 VMware Tools。点选 VMware Fusion 选单列的 虚拟机 \ 安装 VMware Tools


由于尚未安装 VMware Tools ,滑鼠会被 VMware Fusion 锁定,此时若想将滑鼠是释放回 Mac,就得按快速键^⌘(control+command) 。


安装完 VMware Tools 后,请将虚拟机关机。找出这个刚新增的虚拟档案,并对它按右键,选择 “显示套件内容”,然后将转换虚拟机档案夹里的所有档案拉进此套件中。



呼~

很不容易的,大功告成啦。现在终于可以正常的使用这个虚拟机了。




下载虚拟系统套装


直接下载


安装完成后的 VMware Fusion 虚拟机具有可携性。因此 VMware Fusion 在官网上就提供了,许多不同已安装完成的操作系统开放下载。下载回来的虚拟机不需要再经过复杂的安装、设定步骤,直接就能使用,而且所有虚拟机也已经过 VMware Fusion 的官方测试,使用上也比较有保障。但是因为版权的问题,所以只能下载到开源的操作系统,而且只能以 BT 的方式下载…(之前曾提到的认证信里的 ubuntu 的连结,则是以 http 的方式下载)


点选 VMware Fusion 选单列的 VMware Fusion \ 下载虚拟系统套装…,浏览器将会打开 VMware Fusion 的下载页面,我们可以在 Search Virtual Appliances 的地方输入名称做搜寻,或是干脆就在 Popular 的地方寻找中意的操作系统。



试着搜寻 microsoft,居然有最新的 Windows 7 RC !! 可恶,那我们这段时间到底在忙什么?点进去一看,发现连结还是连到 Microsoft,呼~就说嘛。


点进 Popular 最上面的 Ubuntu 看看。哇~所提供的资讯非常的完整耶。不论是安装的设定方式还是虚拟机操作系统的最新更新日期等等,都十分的清楚明瞭。真的看的出 VMware Fusion 的用心呀。



点进下载页面。嗯?最上面的一个,不就是最新版本的 Ubuntu 吗?每个下载项目都有提供简介、萤幕截图以及 md5 码,真的很不错,要是不是用 BT 的方式下载就更好了…



下载回来后,解开压缩会的到一个 .vmx 档。点两下,啥都不用做,VMware Fusion 就会自动开启该虚拟机,马上就能使用。实在太 easy 了~




使用 VMware Fusion


开启 VMware Fusion


经过了辛苦的安装与设定,终于到了享受成果的时刻了。打开 VMware Fusion 程序,首先映入眼帘的会是我们已经很熟悉的虚拟机资源库视窗。视窗右边显示出虚拟机的资讯,里头的画面会跟虚拟机做同步显示。视窗左边则列出了我们所设置的虚拟机,只要电脑够强,是可以同时运行多个虚拟机的。按一下小三角形就可以开始运行虚拟机,按下星星,则图示会被标示成黄色,这表示在开启 VMware Fusion 时,直接运行该虚拟机。



显示模式


VMware Fusion 有三种显示模式可做选择,分别为视窗模式、全屏幕模式以及 Unity 模式。现在就来一一介绍每个模式的特色吧。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见到的都是视窗模式。安装了 VMware Tools 后,我们可以轻易地藉由拉动视窗的大小来改变虚拟机操作系统的萤幕解析度。在视窗右下角(statusbar)可看到一些小图示。这些小图示会以三种不同的颜色来表示状态,蓝色表示正在运作、黑色表示挂载于虚拟机中,而灰色则代表尚未挂载,共计有21种图示可以显示在这里。这里就已挂载并正在运行的蓝色图示做个简单的说明列表:


statusbar 全图示表














































































































图示 表示的功能 附注
快照的自动储存 因为在开机状态拍摄快照的档案过大,所以建议关闭这项功能,预设也是关闭的
光碟机 预设挂载于虚拟机,虚拟机拥有先行权
软碟机 …还有这种东西吗?
硬盘 该虚拟机的使用磁碟
网路
平行埠 parallel
scsi
序列埠 serial
共享档案夹 只有连结跟中断,所以不会有蓝色图示
音效 也是预设就已经挂载,但不会跟 Mac 抢
USB 音频装置 插上 iPod,也是用这个图示
USB 预设虚拟机拥有先行权
USB 蓝芽 内建蓝芽也被分配在此
USB 通信设备
USB 影像装置
USB 印表机
USB 安全装置
USB 硬盘
USB 视频装 内建 iSight 也被分配在此
USB wireless

附注: statusbar 仅会显示出使用中及内建装置的图示


VMware Fusion 有个很棒的地方就是上述的所有图示的功能都能够立即使用,而不用再经过特别的设定(犹记当初在使用 VirtualBox 时,不论是档案夹共享、音效还是 USB 的使用,都得另外再做设定,尤其是 USB 的设定,真的是会让人试到无力…)。


马上就插入 iPod 来测试。酷~因为预设虚拟机对 USB 有先行权,所以打开档案总管,马上就可以看到 iPod nano 以外接装置的身分出现在在电脑里。另外虚拟机对光碟机也是有先行权的喔。



所谓的先行权就是当电脑连结到一个装置或媒体,例如插入随身碟或是放入光碟片时,虚拟机端会先行侦测到而使用,而 Mac 端是不会有动作的。若是想将装置使用权还给 Mac,很简单,在虚拟机端退出此装置或媒体就可以了。这里要注意的是,在正常程序下,要做退出动作只要对着装置按右键并选择退出就可以了,但是我们会发现,就算在虚拟机中退出了,外接装置仍旧没有出现在 Mac 里。仔细观察视窗的右下角,怎么还挂载在虚拟机上阿?所以我们还必须要手动退出才算是动作完成。对着 statusbar 上还挂载着的黑色图示按一下,或是点选 VMware Fusion 选单列的 虚拟机 \ USB \ 断开与 Apple iPod 的连接。不过对着虚拟机的档案总管中的光碟机图示选择退出,光碟就真的给它吐出来了…(明明就是做同样的动作,怎么表现的那么不统一呀)


另外要提醒一点,若是先接上外接装置才开启虚拟机,那 Mac 仍保有使用权,并不会被虚拟机抢走喔。所以现在就来试试怎样挂载原本就内建的 iSight 吧。按一下 statusbar 的 USB 视频装置,或是点选 VMware Fusion 选单列的 虚拟机 \ USB \ 连接 Apple Built-in iSight。此时会出现一个对话框,嗯…果然还是得安装驱动程序呀。那就去安装吧,点 “好”,要两次。



若果没改过设定的话,Windows 7 会自动抓取并安装驱动程序,刚刚的 iPod nano 就是这样而成功挂载的。现在对 iSight 它也是这么做,然后告诉我… 它失败了。想当然也该是如此,害我有那么一瞬间期待 VMware Fusion 贴心的内置了 Boot Camp Drivers,果然是想太多。



很妙的是,看了很多内地的论坛,他们似乎不理睬刚刚对话框的内容,马上就开启并能正常使用 iSight (XP 环境,非虚拟 Boot Camp,使用 QQ)。依样画葫芦,开启视讯瞧瞧,嗯? iSight 的灯是亮了,不过画面是一片黑,啥都看不到。打开装置管理员看看,喔?硬体是找到了,但是驱动程序还是抓不着。(怪耶,逻辑是这样的吗?)



放入 Mac 有 Boot Camp 的那张光碟,手动安装驱动程序。(用光碟一直安装不了,折腾了好一阵子,google了老半天,最后干脆直接将 AppleiSightInstaller.exe 提取出来并放在虚拟机里,才总算是成功安装了,累…)再次打开装置管理员,呀呼~抓到了吧!(iSight 也从其他装置移到了影像装置下,一开始还傻傻的找不到…)






接下来介绍没啥好介绍的全屏幕模式。点一下虚拟机视窗右上角的 “全屏幕” 钮就行了。刚进入全屏幕模式时,VMware Fusion 会贴心的提醒我们,若是要回到视窗模式,可以键入快速键 ^⌘↩( control+command+return),其实记不得也无所谓,把滑鼠移到萤幕的顶端,VMware Fusion 的选单列就会自动跳出来,点选 显示 \ 退出全屏幕模式 就又会回视窗模式了。


全屏幕模式配合 Spaces,轻易地游走于 Mac 与 Windows 之间,或是干脆直接就将虚拟机放置在外接萤幕上,那还真是会有股说不出来的畅快啊。官方的说法是 VMware Fusion 最多可以同时支援十个萤幕。噗~是怎样的怪兽电脑会用到也可以跑到十个 VMware Fusion 十个萤幕呀…


另外全屏幕模式也是可以使用拖、拉的方式分享档案的。只是必须搭配 Exposé 的显示桌面功能就是了,不过有时在做分享时,会自动变成视窗模式。




最后要介绍在 VMware Fusion 上绝对不能错过的 Unity 模式。 点一下虚拟机视窗右上角的 “Unity” 钮将会有惊奇事情发生。整个虚拟机视窗消失了,若是在虚拟机里有正在执行的程序,该程序的视窗会出现在 Mac 的桌面上,icon 也会出现在 Dock 里,让人有种根本就是在用 Mac 程序的错觉!真的太酷了!(有没有看到下图的活动监视器 CPU 使用量!貌似非常的轻松写意呀!)



话说 VirtualBox 也有个类似的 “无缝模式”,只是这个无缝模式会将 Windows 的工具列硬生生的钉在 Dock 上… 真的让我很不想用那样的一个模式呀… VMware Fusion 的 Unity 模式把虚拟机的操作系统跟 Mac整合的超好,除了 Dock 上的 icon 像素差了有点介意外,所有的一切程序使用方式完全就跟 Mac 上的程序使用方式一样,不论是视窗的最小化方式还是程序结束的方法,都是那么都熟悉、那么的亲切,试着对 PPStream 的 icon 按右键,选择显示于 Finder,还真的给我找出来耶(可是它又不在 Finder 里…)。真是让人不爱它也不行呀。


我们都知道使用 Spaces 有个小技巧,把视窗拉到桌面的边缘,一会而后,视窗就会跑到另一个 Spaces 上,还蛮方便的。但是在 Unity 模式下,拉动 Windows 的程序视窗到桌面的上端或左右,此时程序会套用 Windows 7 的模式来运作(不知道正式名称…)。拉到上端视窗会最大化,往下拉就会恢复;拉到左右视窗就会变成对半,也是很酷的功能就是了。


现在的问题是,既然 Windows 的工具列并不在 Mac 里,Windows 桌面上的捷径跟程序也不会出现在 Mac 的桌面上,那要怎样使用 Windows的资源呢?很简单喔,把 VMware Fusion 的 icon 当做 Windows 的 “开始” 来使用就好啦。你对着 VMware Fusion 的 icon 按右键就会知道了。



关闭虚拟机


除了正常的 Windows 关机程序外,还有个不错的选择,请在视窗模式下,点选虚拟机视窗左上角的 “暂停” 钮。



等待虚拟机视窗变成灰色。此时 VMware Fusion 会把 Windows 的状态做储存(并非快照),而被 VMware Fusion 所占用的资源也都会全还给 Mac(理论上)。现在我们就可以把虚拟机看做成是一般的 Mac 程序而非操作系统。可以自由的把虚拟机视窗关闭,甚至完全结束 VMware Fusion 程序都没有问题。


当我们临时需要在 Mac 上运行较为繁重的作业,或是暂时不需要使用 Windows 时,就可以执行这个动作。这样并不是不正常的关机,仅是暂停虚拟机,所以下次打开虚拟机时,虚拟机就会回复暂停之前的状态(不过 VMware Fusion 对 Windows 7 的开、关机都很迅速,有时回复虚拟机反而要花更多的时间,所以平时还是建议不用 Windows 时,就正常做关机动作吧)。我们可以清楚的在虚拟机资源库上分辨出哪个项目是关机,哪个是暂停。



杂记



  • 可以在选单列的虚拟机里发现 Ctrl – Alt – Del,在笔记型的 Mac 上也可以手动键入 fn + ctrl + option + delete

  • 若有设定电池状态,笔电快没电时,虚拟机会自动休眠或暂停

  • Windows 的程序是可以像一般 Mac 程序般,以捷径的身分留在 Dock上的。若是虚拟机为关闭状态,点选该程序,虚拟机就会以 Unity 模式开启该程序

  • 在不更改设定的情况下,Mac 的快速键是可以用在虚拟机上的。举个共用剪贴簿的例子:在 Mac 上使用 ⌘+c 做拷贝,然后要贴上到 Windows 里居然是用 ⌘+v,而非 ctrl+c

  • 开启 3D 加速的确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但会拖累虚拟机的整体运行。另外 Unity 模式并不支援 3D 加速

  • 关闭档案夹共享能够提升虚拟机的运行速度

  • 相同的设定条件下, VMware Fusion 的资源占用量远低于 VirtualBox

  • 虚拟机的档案大小在开启跟关闭有所不同,开启时将占据较大空间

  • 硬盘空间低 1.4G 时,无法使用 VMware Fusion

  • 将虚拟操作系统安装在外接硬盘上,运作速度反而更快(这点算是个人的感觉,毕竟这样不用跟 Mac 抢硬盘用,可能真的就较快)



最后,关于本篇教学,原作者提供PDF档下载,以利保存!


在 Mac 上安装 Windows 7-VMware Fusion篇.pdf